“六•一”前泛华集团捐助玉树孤儿纪实

1275436800

 

[前言]“4.14青海玉树地震”牵动着泛华集团领导和员工们的心,胡义南董事长率总裁室领导发出了“情牵玉树孤儿、演绎大爱无疆”的捐助号召。很快,全国各地无数泛华人的爱心凝聚成数十万元,一部分通过当地政府捐助,另有60万善款汇集到集团总部。5月27日-28日,两位同事遵循胡董“实实在在的献爱心、做善事”的指示,秉承“朴实”、“低调”的泛华行事风格与作风,往返万余里、点对点的将爱心传送到雪域高原,近距离的感受到无数真心、真情与真爱。现将行程实录,与大家分享——

 

    一切为了孤儿

5月27日凌晨五点,我们承载着泛华人爱心的传送之旅就从广州出发了。飞机舷窗外是白茫茫的云海,我们不由触景生情的想起之前感人的一幕幕——

面对青海玉树突如其来的7.1级地震,看到电视里新闻播出的画面:人员伤亡惨重、房屋倒塌、道路损毁、桥梁断裂、山体滑坡,解放军官兵和当地民众奋力抗灾……我们的心灵受到震撼。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泛华集团以胡义南董事长为首的总裁室向全体员工发出爱心捐助的倡议书:用我们的爱心筑起抵抗灾难的长城,让我们与灾区人民同舟共济,帮助灾区人民度过难关,早日赢得抗震救灾的全面胜利!

4月下旬,各大媒体纷纷报道玉树地震中香港同胞黄福荣奋不顾身抢救玉树孤儿及老师的感人事迹。天灾无情,人间有爱,泛华人的心灵受到极大的震撼,大家被这位普普通通的香港义工阿福哥的事迹深深感动,更加感同身受的体会到失去学校的重大打击给玉树孤儿造成了极大的心灵创伤。总裁室领导们还决定,他们的个人捐款将是全国近4万名员工的捐款总额……

黄福荣生前在内地当义工的照片

全国各地机构的泛华员工们行动起来,踊跃捐款,与灾区人民同舟共济,希望贡献一份绵薄之力把黄福荣的精神传承和发扬光大,用真心、真情和爱的温暖抚慰灾区孩子们的创伤,用我们的实际行动支援灾区抗震救灾,让孩子们的学习不中断,让孩子们心灵的创伤早日得到平复。

 

 

泛华集团总部员工正在排队捐款

 

泛华集团总部员工踊跃捐款

山东泛华鑫泰捐款现场

河南泛华安联捐款现场

广东泛华南枫捐款前为灾区人民默哀

全国各地无数泛华人的爱心凝聚成数十万元,除了一部分通过当地政府捐助以外,其它的善款都源源不断的汇集到集团广州总部。受到黄福荣精神的感召,最终大家一致要求将60万元人民币的善款捐赠给玉树孤儿,用于失去父母孩子们的生活、学习所需,并认为要黄福荣那样朴实无华的做好事、做善事,点对点的将捐款送给孤儿。所以,才有了我们这一次广州到玉树的爱心之旅、传爱之旅。

 

    由手机短信引发的小故事

让我们始料未及的是,七点多钟的航班经停长沙、到达西宁曹家堡机场已经是十二点多,距玉树的直线距离还有800多公里,且每天只有一个航班,眼下就要在13:50起飞。如果赶不上,只能等下周一了,要不就是至少16个小时的大巴。来不及片刻停留,我们当即在机场购买机票、候机。短短的十多分钟里,试图联系之前有人介绍的好几个玉树当地联系人,可惜无果。失望之中,目光被一份《西宁晚报》吸引住,头版头条是“为了玉树地震灾区的孩子”大型公益活动报道,且与泛华本次捐助孤儿活动有着共同的主旨——资助灾区孤儿,奉献爱心、为孩子们撑起一片灿烂的蓝天。于是,我们给文章后面留下的热线电话(1389720****)发出了求助短信:

发完短信,还在发愣,电话就响了:“您好!我是西宁晚报的赵凛松,请问你们要捐款是真的吗?是哪个单位的?”三言两语的解释与沟通之后,热情的记者表示要全力相助,到达之后可以跟他挤在一个帐篷里,既能帮忙想办法、出主意,还准备顺便采访我们。短暂的喜悦没有掩盖住轻微的高原反应,其实启程前我们其中一人就已经感冒,一路上不停的喷嚏和鼻涕。赶紧买药!跑遍了整个西宁机场,最后只能在商场里买了一盒红景天。红景天的药效是需要提前两星期服用的,头痛头晕等症状也没见好转,但是我们责任在肩,爱心在身,又以为在飞机上休息一下就好了,于是义无反顾的登机。

飞机上俯瞰雪域高原

玉树位于青海省南部,古为西羌之地,又毗邻川、藏,属三江之源(长江、黄河和澜沧江)。从飞机上俯瞰玉树,蓝天白云下是巍峨的昆仑山脉与唐古拉山脉,山脉之间镶嵌着高原、盆地和谷地,视野所及的是雪域高原。我们无心欣赏壮丽的高原美景,而是不断思考着到达玉树后怎么办?幸运的是,邻座是一位身穿兰州军区野战军服的两杠四星军官,军服上有名牌:吴同定(晚上才知他是玉树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向他展示了好多条与捐款有关的短信后,得知真相的吴主任爽快的吩咐我们去找当地政府的领导,并给了玉树副州长童光毅、副书记阿宝的手机号码,还坚定的说:“尽管找他们,就说是我介绍的,如果你们还有什么困难,随时找我!”。

下午三时,我们抵达玉树巴塘机场。五月的高原,骄阳似火,太阳刚烈而威猛,一下飞机就感受到千万把利剑直刺眼里。眼泪都快流出来了,难怪别人都说去高原一定要戴上墨镜,擦好防晒霜。机场出来,又一下子傻眼了:机场原是军用改民用时间不久,又遇上地震,所以没有一辆的士、公交或者大巴;没有熟人、朋友,在出口岗哨处寻求武警的帮助也一无所获,各色车辆都载满人和物资。年轻又热心的武警战士拦下一辆又一辆车,我们体会着一轮又一轮希望到失望的感觉。拖着行李走了很远,阳光直射之下两人的高原反应不断加剧,一人开始流鼻血,最后都沮丧的瘫坐在水泥地上。相同遭遇的,还有一位玉树人民银行的女员工,一起看着机场里面的车辆几乎走光。

玉树巴塘机场

半个多小时的煎熬后,等来了一辆中巴车。得知情况后,司机很热情的让我们上了车,车前面坐着一位解放军中尉和两位中年男士,旁边还有位不知其名的领导。

 

    震央体验:夜以继日的紧张重建

进入结古镇之前的沿路两旁,都是雪山、绿野、牦牛和清澈小溪,一派宁静安详,真是世外桃源、人间天堂。

壮丽而又宁静的雪域高原

到达镇区后,眼前的景象让人难以置信,虽然在电视上看到过无数次,沿路的景象还是让人心痛:倒塌的房屋、裸露的水泥钢筋、扭曲的电杆、漫天的飞尘、一顶顶醒目的“民政救灾”蓝色帐篷以及络绎不断的人群。但是,整个城镇建筑虽被摧毁,当地军民凭着青海不哭、玉树不倒的精神,将这里变成了一片忙碌不已的大工地!

来来往往的满载车辆和轰鸣不止的抗震救灾机械,秩序井然又紧张的街道、市场,满街的帐篷和救灾物资,当地领导与人民抗震救灾的信心、热心和雄心,让我们深受感染。还了解到,玉树当地只有70天左右的时间气温在零度以上,因此所有人都在没日没夜的抢时间,夜以日的开展清理废墟、重建家园的工作。所有的抗震救灾工作自展开之日始就没有日夜之分了,很多人都快跟机器一样片刻不停的工作着,直到被人强令停止或者轮换下高原。

帐篷和挖掘机是最常见的景观

重建家园的信心和决心

24小时日夜抢工的挖掘、清理

得到妥善安置的灾民

 

    爱心的接力

坐在中巴车上,看到玉树州结古镇热火朝天的重建场面,听车上其他人讲起广大军民身上体现出的人定胜天的精神。我们对于这次爱心之旅的担心稍稍缓解了,并且再次跟车里的领导们攀谈起来,才得知他们是青海省委办公厅的。于是,再次打开手机向那位领导展示了近一月以来曾经发出过的十多条与捐款有关的短信,希望得到帮助。

 

这位温文儒雅的中年人热心的向我们推荐了玉树常务副州长王勇,又决定让我们一直跟车到玉树军分区大院里的抗震救灾指挥部,并且让人给王州长打了电话,临下车前安排一人带我们,还说:“你们去那边找王勇,就说是省委督察处刘处长让你们找他帮忙的。”

就在那个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开会布置抗震救灾工作的临时指挥部旁边,正在参加会议中的王州长匆忙忙走出来,一边跟人说事情,一边打电话,另一支手却紧紧的握住了我们的手——“辛苦了!感谢你们泛华集团为灾区人民送来的真情真爱!”短短的一句话,如春风吹进了心里。刚刚踏上玉树灾区的我们,心里如同高原反应一样五味翻陈,又不知所措。

在了解我们的来意后,王勇副州长热情的跟我们一一握手,对我们表示热诚的欢迎,十分感谢泛华全体员工对玉树的关心和爱心。同时,他还不厌其烦的介绍捐款的方式:一是把汇款到州财政局募捐专户,然后再指定捐入孤儿学校;二是联系孤儿院,然后直接把钱捐给孤儿院;三是捐给当地慈善机构,再上交到上级慈善机构后再划拨下来。多方考虑,第一种方式从效率和效果上较有保障。随后,王副州长为我们联系了州财政局韩三存局长,让他具体负责捐款事宜。他还一再嘱咐我们,有任何困难可以第一时间联系他帮我们协调处理。

与韩局长取得联系后,我们在尘土飞扬的马路旁拦到一辆面包车。师傅是位藏族小伙子,操着半生半熟的普通话跟我们交谈,好不容易才明白我们要去的财政局。但是,他始终微笑着面对堵塞的交通、漫天的灰尘,绕了很远的路将我们送到财政局之后并不多收一分钱,反而一再说“谢谢”,其实他并不知道我们是来捐款的,只因为我们是外地人。

眼前的玉树州政府财政局,只是一排救灾帐篷。其中,有一个帐篷上贴着A4纸的“财政局办公室”字样,帐篷里面大约6平方米,一台电脑、一张床及一些生活办公用品。韩局长热情的接待我们,一面对泛华全体员工表示感谢,一边亲自给我们拿来捐款的相关文件、帐号,安排人员对我们捐助信息进行登记。期间,韩局长也告诉我们捐款不要轻信一些网站和一些机构的信息,更不可随便相信不熟悉的人。还得知,这里是藏语区,有很多本地藏民既不会说也听不太明白普通话,跟孤儿学校、孤儿院的联系都必须依靠汉族老师或者工作人员。

在这里,我们也才了解到:即使是通过政府认可的正规慈善机构捐款,也会遇到由省市到北京、再由北京到省市之间的层层转送,时效慢不说还要扣掉一定比例费用和开支,这笔60万的捐款如果按照常规的15%来计算也有9万块要支付给各级机构。虽说9万块不是一个很大的数目,但是对于玉树孤儿而言可以购买数百套桌椅,几千个书包。如果我们直接与孤儿学校联系的话,学校方面接受物资很容易,接受善款后只能开具学校的财务收据,账务处理上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

根据行前领导的指示精神,我们迅即采取王州长提出的第一种方式,把善款汇入州政府的捐款专户,并且指定给玉树孤儿。同时,将帐号传回给集团总部财务管理中心的吴丽英伙伴,请她确认无误,并请资金管理部的领导和同事们尽早的将善款汇入捐款专户。

 

    此行也是体验之旅

捐款的事情终于有了眉目,欣喜的我们走出 “财政局办公室”后已经是傍晚六点多钟了。突然觉得饥饿难耐,毕竟两人连中餐、晚餐都还没吃,于是到财政局对面的小店里面吃了点东西。快晚上七点了,才想起来今晚还没有住宿的地方。我们决定沿街去找旅社或者酒店,万一找不到再找那位赵记者。沿街绕了一圈,没有发现一家旅社是营业的,很多已经只剩下一块牌子,主体结构都在地震中毁了,连玉树唯一的星级宾馆——玉树宾馆外墙都是巨大裂痕,摇摇欲坠;宾馆内空无一人,院子里是当地红十字会救治伤员之所。晚上八点,高原上还有夕阳的余晖,气温却越来越低了,四处奔走的我们,高原反应也越来越强烈了。

空无一人的招待所

难道真的要露宿街头吗?一想到要在尘土漫天和振耳欲聋的施工机器声中,在零度左右的高原上露宿一晚,初步完成捐款的那股兴奋劲转眼荡然无存。一路打听,街边有民航机票代售点称6月12日以前去西宁的机票已经全部卖完了。这就意味着我们只有坐汽车回西宁,至少是一千多公里的高原公路行程,要看天气与路况来决定行车时间究竟有多长。对于已经因为高原反应而头痛欲裂的我们而言,简直无法想象。正在为住宿和机票的问题发愁时,王勇常务副州长关切的来电给我们带来了希望。热情的他,让我们到州政府所在地去找他,还建议一起吃晚餐。

国旗是信心与象征,也是州政府里未倒的建筑之一

玉树州政府内的建筑,除了一座大门和国旗台与旗杆之外,都不在了。把空旷的大院挤得满满的是解放军搭建起来的一排排活动板房,每一间房都是一个政府部门或机构的所在地。

晚上九点多,太阳才落山。我们看见王勇常务副州长在他的那间板房办公室里,一边吃着馒头,一边跟三四拨人安排部署工作。他发现后立即出来询问状况,我们坦言在住与行方面的烦忧,他当即表示一定会妥善处理。并且,即刻与机场方面的负责人通了电话,求对方让我们返程成行,哪怕是当行李似的托运也要让我们上飞机补票。王州长的话给了我们一颗定心丸。就在那个狭窄且简陋得令人吃惊的活动板房里,我们亲眼目睹了身为当地政府救灾一线指挥官的王州长夜以继日地忙碌着,一个又一个的会议、电话、请求与会面。

没过多久,州办公室白主任前来解决我们的住宿问题,并在州政府招待处安排了一个帐篷。此时,能有一顶帐篷,还有四层厚厚的棉被,和一张床垫,对于我们而言真是最大的幸福!

无论是政府机关还是民房全是蓝色帐篷

同时,我们也受到其它领导的高度关注。晚上十点,童光毅副州长特意来看望我们,亲切的询问我们捐款的进展及食宿情况,我们也跟他介绍了泛华集团的情况,童副州长对我们泛华全体员工表示由衷的感谢;谈完话,他又去开会了。

西宁晚报的记者赵凛松先生也打来电话,他坚持着一定要前来采访,被我们低调的拒绝后,他打破砂锅问到底的让我们说出“泛华集团”的名称、明确捐款的数量和用途。前前后后的交谈之中,我们告诉他们,这些捐款里面有一半是来自近四万员工一点一滴的爱心,另一半则是泛华集团、各营业集团总裁室领导们的真情。他们叹服于泛华集团和各营业集团总裁室领导的低调务实,感激总裁室领导们的真心真情,钦佩之情溢于言表。

州招待所帐篷内

交谈中我们才意识到原来受到了贵宾般的接待,迎来送往的过程中还发现我们住的帐篷条件比童州长个人的还要好!但是24小时不间断的是高原反应和轰鸣的施工机器声,都让刚到灾区的我们难以入眠。28日清晨六点多钟,迷迷糊糊之中有人冲出帐篷,在门边呕吐不止,结果两人的高原反应都很严重了,接待所的服务员索隆康珠找来后勤科的陈科长扶着我们去医院。

济南军区野战方舱医院

临时医院

原有的玉树州医院都变成废墟了,济南军区的野战方舱医院和州人民医院合并一起,在一片开阔的地方救死扶伤。赶到时,恰好碰到了一位藏族同胞正在一间板房里接受由军医施救的急救手术。我们虽是高原反应,但是挂号、门诊、开处方、拿药等所有流程都按正规医院的程序操作着。其间还遇到一大群藏族小学生接受体检,他们将赴内地参加六一儿童节活动。略显无奈的是,自地震后玉树药物紧缺,很多种药物都没有,我们在医院等了很久都没有拿到药,也没有拿到氧气。鉴于心律的问题,医生建议我们马上下高原,注意休息。只得返回住所,继续忍受着高原反应带来剧烈头痛感。

其间,王州长、童州长等领导一大早就外地灾区镇上现场工作了,仍然不忘来电、短信表示关心与关怀。那位陈科长一直陪伴我们将近一上午,微笑着忙前跑后,毫无倦怠之色。

 

    真情永伴左右

28日上午九点多钟,泛华集团总部来电:集团财务管理中心的廖荣昌经理一大早就到银行排队,将善款汇出了!无比欢欣鼓舞的我们,跟玉树州财政局韩局长在州政府大院里合影留恋。

泛华集团60万送达玉树(右为玉树财政局韩局长)

十一点左右我们得到集团总部传来的消息:60万善款已经进入了中国农业银行玉树支行的玉树州财政局捐款专户里,并且指定给玉树孤儿。肩负着集团总裁室领导的指示与重托,传送着全国各地近4万泛华员工的爱心,通过前方与后方的紧密配合,我们终于赶在六一儿童节之前为玉树的孤儿们送来了一片诚挚的爱心。

随之,州办公室白主任亲自送我们去机场,途中他一直在跟机场方面的领导沟通。到达机场后,白主任又不辞辛苦的为我们的机票奔波,高原反应强烈的我们只有在一旁木坐着。辛苦努力之下,经过一个多小时的等待,终于拿到了两张弥足珍贵的返回西宁的机票。下午我们辗转西安、深圳,在晚上十一点多回到广州的家里。就在抵达广州东站时,又接到了童光毅副州长的来电,他一再的表达对泛华集团总裁室领导和全体近4万名员工的感激之情。

而就在传送爱心的过程中,我们无数次感叹身为泛华员工的幸福与幸运。一路上,我们得到各位领导和热心人士的帮助,无论是青海省委、玉树州的领导,还是当地默默无名的藏民或者汉人,哪怕是一位普通的劳动者,我们都深深的感受到深厚的民族情、同胞爱。其间,每一个人都在帮助我们,而没有计较自己或者个人的利益得失,我们又是将泛华全体员工的善行义举、真情实爱传送到雪域高原,在这个过程中其实我们碰到的每个人都抱有一种“无私利他,仁爱助人”的精神。相比起那些真情实意的关心、帮助和爱护,我们所遇到的一切困难都无足轻重,提起来都显得自我渺小、无足挂齿了。

我们深深明白,一路上得到的这种诚挚的守望相助,是来自于泛华集团全体员工的大爱无疆,来自于胡义南董事长为泛华人倡导的道德律,来自于全体泛华人的爱心涌现和真情付出,来自于所有泛华领导和员工的关心与爱护。29日,当公司领导从新闻中得知玉树当天上午又发生了余震之后,他一直焦急着拨打我们的手机,直到晚上打通电话后又关切的询问情况。31日上午8:30分,我们刚上班,手机就响了,来电显示:“青海玉树王勇”,赶紧接通——“到广州了吧,感谢您啊!还要请您转达我们对泛华集团的由衷感谢,我代表灾区政府和人民感谢泛华集团的领导和员工们,感谢大家对玉树人民的深情厚意!”这是青海省玉树常务副州长的声音,表达着对整个泛华集团和全体员工的感激之情,在抗灾一线日夜劳碌的他,念念不忘的是泛华人的真情厚意,真让人感动!

对于肩付传送爱心的我们而言,更需要发自肺腑的再次说一声,感谢所有领导和同事!因为你们的爱心,让孩子们的学习不中断,让孩子们心灵的创伤早日得到平复!因为有你们的爱心,才让我们有机会往返广州与玉树之间,用泛华人的温暖抚慰灾区孩子们的创伤,用泛华人的真情支援灾区的抗震救灾!

谢谢你们,最亲爱的泛华同事们!一路有你,大爱无疆!真情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