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香自苦寒来——财险集团汪春林总裁致全国财险机构老总的一封信
——财险集团汪春林总裁致全国财险机构老总的一封信
2010年3月2日—3月5日,泛华财险2010年度经营工作会议在东莞召开。在3月5日举行的壮行宴上,汪总宣读了《致全国财险机构老总的一封信》。(专题精彩链接)
汪春林总裁宣读《致全国财险机构老总的一封信》
各大财险机构的总经理们:
大家晚上好!
新年相约,我看到的是你们脸上都多了一份自信、也多了一份憧憬。这种精神面貌,让我颇感欣慰,因为我深知其来之不易,为了今天在我们每个人脸上绽放的自信和憧憬,我们为之奋斗了整整三年!
记得2007年,泛华财险系统刚刚起步,“后援平台+个人创业”的商业模式第一次被运用于财险的业务扩展,那个时候,我们真的很稚嫩,创业的雄心外面还包裹着一层青涩。我们羞答答的推出了358创业制度,这个制度奠定了今天春秋计划的基础,但本身是不成熟不完善的,一方面,358模型配备的小米加步枪难以抵挡凶猛的火力,业务和人力均难有大突破;另一方面,机构的经营费用逐渐捉襟见肘,面临断粮挨饿的局面。如果不是集团做了标准外的变通,我想我们的创业公司已经所剩无几了。回想起来,我们遇到了很多不认可、不支持和不信任,归结起来,一方面是我们自己都有很多事情不懂,业务拓展的每一步都是在摸着石头过;另一方面,我们当时还太弱小,弱小到没人知道我们是谁。
08年我们算是进入了运作阶段,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让这一段回忆都充满了苦涩。很多人内心都很彷徨,甚至是挣扎在放弃的边缘。你们以为我不知道,其实我全都知道,不光知道,而且理解,你们的心路历程,我一直感同身受。一方面是周围所有人的反对,同事、朋友乃至家人的不理解;另一方面集团在主观认识上存在不足,一些措施的落实延后。创业的艰辛我们不怕,但日以继夜、舍家忘我的奋斗却得不到支持,看不到前途,不由得我们不动摇,不迷茫。在我们机构老总今天淡定的笑容后面,当年展现出来的却都是沧桑和感伤,在这段历程里,我们有的机构老总从保险公司的高位走出来创业,不仅遭受同业的白眼,更遇到属下的背离;我们有的机构老总为了弥补公司的资金短缺,将家里救急的钱都拿出来给公司用;我们有的机构老总为了收回应收手续费,不惜与自己以前的好同事、好朋友反目成仇;我们有的机构老总为了维护公司的制度,炒掉了跟随自己多年的下属;我们有的机构老总忙于工作,直到老人去世才后悔自己没能尽到自己应尽的责任……如此情景,数不胜数。
在座的兄弟姐妹们,我也是从南枫走出来的,我非常理解做机构的难处,我非常理解大家这种内心的苦闷,但身处这个位置,我无法选择折中,我无法妥协。因为我知道我们的理想就在前方,我们必须冲破这些障碍,任何的妥协都将使整个泛华的创业体系偏离目标,任何的犹疑都会使我们丧失坚定的信念和拼搏的精神;任何的退缩都会让让我们在逃避风雨的同时,只能龟缩在理想照耀不到的阴暗角落里,成为泯泯众生中的碌碌一员。
若非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我们之所以能够挺过这个关口,我想最关键是因为我们有一个共识,知道这种磨难正是创业必然的过程。正是这种磨难,让我们得以与那些心志不坚定的人区分开来,让我们能够更懂得珍惜每一次进步和每一份收获。
刚刚过去的2009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春秋计划初露锋芒。09年中的张家界会议上,我们深度统一了思想;“百日会战”也结出了丰硕的成果。我们能够清晰的看到,集团和机构之间,共识在达成、方向在明确、信心在增长、业务爆发增长、机构气氛和谐、队伍团结稳定、春秋计划首战告捷,整个体系展现出欣欣向荣的局面。
2009年,集团总部明确了支持各个营业集团做大做强。财险营业集团是集团最强大的子集团,我们的目标是在2010年实现旗下10万代理人,并创造60亿的保费。并且,我们将把财险集团“春秋七剑”的荣誉体系不断建设下去。
要在2011年实现上市,市值200亿!正如我们本次会议的主题,春秋计划启宏图,财险上市圆梦想,只要我们能沿着春秋计划的既定思路前进、跟着走,财险上市之日可待!
胡董在《十年泛华》描绘了一个理想的泛华。我心目中同样有一个理想:我要我们的客户待我们如友,我要我们的代理人视我们如家,我要我们的亲友都以我们为荣,我要我们都广纳财富,并且倍受尊敬;我要和大家一起,风雨同舟、不离不弃,共同拥抱我们理想的泛华!
谢谢大家!
2010年3月5日